青光眼是台灣民眾失明的第二大原因。它可以在發現任何異常之前,漸漸偷走你的視力與視野,因而被稱為「無聲的小偷」。
青光眼是一群不同原因與機轉的疾病組合,通常和「 眼壓異常 」有關。共通特性是持續破壞視神經,有典型的視神經和視野變化,甚至造成失明。
症狀
可以從沒有任何症狀到眼睛覺得輕微不舒服;或急性眼壓升高到眼睛脹痛、視力模糊,看到燈光周圍有一圈光暈、頭痛、噁心、嘔吐等,只看到中央部份,喪失周邊視野時,視神經已受嚴重且不可逆傷害。 但當醫師告知有青光眼時,有些病人會搖頭不同意,以為自己明明還看得很清楚,這是因為青光眼造成的視野縮小與缺損,是從周邊開始,中心視力往往最後才受到影響 ,所以病人仍可能有1.0的中心視力,但其實病人已經青光眼合併視神經萎縮,看景物像是「以管窺天」,意即從隧道往外看,只看得見中央景色而不是全景,但病人並不自知。
病因
正常人的眼球為了維持一定形狀和生理功能,有一定的壓力,稱為眼壓。一般成人眼壓介於10~21毫米汞柱(mmHg)。
眼壓高低和房水的產生與排出間的平衡有關。 房水由睫狀體分泌,經由瞳孔流到前房,再從角膜周邊與虹膜的夾角(隅角)排出,進入血液循環。如果排出受到阻礙,造成房水累積會使眼壓升高,進而傷害視神經,這是目前對「高眼壓青光眼」成因的解釋。但近年發現,有的人眼壓正常,也可能發生視神經傷害,叫做「正常眼壓性青光眼」,這類青光眼的原因多樣,例如免疫功能、神經細胞營養失衡及有毒物質、視神經周遭結構及局部血液循環異常,包括貧血、低血壓、缺血性變化等都有可能。
若依病因區分,青光眼可分 原發性 與 續發性 青光眼兩種。大多數病人罹患的是原發性青光眼,只能說和「體質」有關,無法找出任何可避免的因素,因此有青光眼家族病史的人要特別小心。
續發性青光眼常是因為眼睛外傷、長期使用類固醇或作用在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藥物,以及因為眼部腫瘤、眼睛葡萄膜炎等問題引發造成。
治療
治療方法有三種: 藥物、雷射、手術 。目的都是為了將眼壓降下來,減緩視神經惡化速度。
藥物 以眼藥水為主,口服藥是在眼壓急性升高,或者已經點眼藥水但病情不穩定時追加使用。
雷射 則是用特殊光波作用在眼睛組織,使房水減少產量或循環路徑比較順暢,達到降低眼壓、保存現有的視力。如果藥物或雷射治療已經可以控制眼壓,視野缺損沒有持續惡化,就不需要手術治療。
手術 是為了避免視神經遭受更多傷害,但無助於已經壞死的視神經細胞。換句話說,雷射或手術不會治好青光眼,只是減緩視神經病變的速度。
小編提醒:
現代3C產品不斷研發出來,導致我們長期使用手機、平板及電腦,造成眼睛過度疲勞,使得眼睛提早老化
,相對罹患眼睛疾病也提高,甚至年紀越來越年輕化。
俗話說眼睛是靈魂之窗,且我們處在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
,我們必須要先好好的保護自己的眼睛,才能看見美好的未來
。
保護眼睛除了行動力(護眼操)外,當然不外乎還有保健食品。
不管是大人或小孩,我們都應該要著手保護我們眼睛,不要讓它再繼續受到傷害。讓我們的未來是美麗的景象,而不是一片漆黑
。
小編自己也開始偷偷買了保護眼睛的好東西,希望可以改善眼睛不適!!!!
參考文章:
康健雜誌/視力1.0卻失明 無聲的小偷:青光眼 (http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66284)
台南醫院/青光眼(http://www.tnhosp.mohw.gov.tw/page.php?mainid=139269580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