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腎臟內科   蔡昊澐 主治醫師(104年10月)

 

       李小姐為小學老師,最近幾個月來上課時老是覺得雙腳腫脹,而且這樣的情況不止出現一次,特別是在月經來之前,但醫院檢查結果一切正常,醫師建議先用一些物理治療的方式,上課時儘量避免久站及要穿彈性襪,回家後熱敷按摩將小腿抬高,之後這樣下肢水腫的情況便很少再出現。

       王太太為上班族,生活忙碌緊張,某天在銀行的自動血壓計竟量到160/100mmHg的血壓,加上平常有腰酸背痛的情形,於是自行至藥房拿了些血壓藥及止痛藥服用,沒想到吃了幾天後就出現了下肢水腫的情況,醫師檢查肝腎功能正常,在給予血壓、止痛藥物調整,與飲食衛教避免太鹹的食物後,不久水腫即改善。

        林阿嬤平時有糖尿病、高血壓但卻控制不良,最近幾個月來開始有下肢腫脹,用手一按還會出現凹陷且久久無法消去,並有出現排尿減少的情形,某日因躺不住喘不過氣來被送到急診,發現肺積水且已是腎衰竭末期必須立即洗腎否則有生命危險。

水腫是組織液聚積過多造成,依發生部位可分為局部性及全身性,就其致病機轉又可分為四大類:

1.血管通透性增加:發炎、免疫反應引起,局部性如蜂窩性組織炎,全身性如過敏引起之血管性水腫(angioedema)。

2.血管靜水壓增加:血管內血液充塞,局部性如靜脈栓塞,全身性如心衰竭、腎衰竭。

3.血管膠體滲透壓降低:以低白蛋白血症引起之疾病為主,如肝硬化、腎病症候群或嚴重營養不良等。

4.淋巴回流阻塞:局部性的疾病為主,如淋巴結清除術後或寄生蟲引起之象皮病。

除此之外,甲狀腺低下、女性懷孕或行經前、藥物諸如止痛藥(尤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onsteroid Anti-inflammatory Drugs;簡稱NSAIDs)、高血壓藥(如鈣離子阻斷劑、血管擴張劑)、降血糖藥物、類固醇、女性荷爾蒙等都有機會引起水腫。診斷上須詳細詢問過去病史、過敏史及用藥史,配合理學和實驗室血液、尿液、胸部X光及超音波等檢查,得到正確的診斷才可做出適當的處置對症下藥。

水腫之成因風情萬「腫」,如李小姐為正常生理週期引起,經過物理治療即得以紓解,又如王太太的水腫是因為新用的血壓藥及止痛藥引起,經過藥物及飲食調整短期間立即改善;而林阿嬤發現時已經是末期腎衰竭併心衰竭,須接受緊急洗腎方才保住性命。所以小小的水腫也可能累積為大大毛病,社會大眾千萬不可輕忽。

 

本文出自高醫醫訊月刊 第35卷5期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健康資訊站 的頭像
    健康資訊站

    健康資訊站

    健康資訊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