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危險群 小心黃斑部病變
臨床統計,黃斑部病變與年齡有極大關係,與遺傳相關性則較小,在年輕人身上相當少見,患者有8成以上都是60歲以上高齡族群;此外,高度近視、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及高血壓等患者,也是罹患黃斑部病變的高危險群。
近年因氣候暖化、3C產品普及,造成黃斑部病變患者年齡層有年輕化趨勢,若在強烈紫外線下停留過久,或長時間近距離使用手機、平板,都會導致眼底視網膜的感光細胞加速退化,造成黃斑部提早受損。
黃斑部病變不可逆 緩症狀避免惡化
王嘉康醫師強調,黃斑部病變與白內障最大不同,就是後者可以透過置換人工水晶體重拾視力,黃斑部病變因位於視網膜上,屬不可逆性的傷害,至今只能靠藥物改善或緩解病程,無法完全治癒。
目前為止,使用「雷射治療」可以防止退化的擴散。另外,還有新的治療方法即光動力療法(PDT),病人需先注射血管新生抑制劑,再照射低能量的雷射光,可以使脈絡膜新生血管萎縮而改善視力。
夏日護眼 外出戴太陽眼鏡
特別是在環境中,能量光包括:藍光、紫外線在內,都會傷害黃斑部。雖然人類眼睛的角膜和水晶體,可以過濾掉9成以上的能量光,但仍有1成光線會抵達眼底視網膜上的黃斑部,若長時間使用3C產品,長期累積下來,仍會對黃斑部造成損害。
在家可自行透過看方格線條做測試,如輪流以單眼注視磁磚或天花板等直橫條排列處,如果發現線條扭曲歪斜、或是視野中心模糊、黑影等,應盡速至視網膜專科等進一步檢查,切勿延誤黃金治療時機。
【醫師小叮嚀】:
接觸陽光時需戴太陽眼鏡,防止紫外線直接照射眼部。抽菸民眾需戒菸,平常要多吃含葉黃素、深海魚油、鋅、維生素A、C、E之食物,例如綠色蔬菜、水果、枸杞、紅蘿蔔、玉米、鱈魚、蛤仔。大熱天外出養成戴帽子、撐傘或戴太陽眼鏡的習慣。同時使用平板和手機時,最好能保持30公分距離,以保護眼睛,預防黃斑部病變。
本文出自華人健康網 http://www.msn.com/zh-tw/health/medical/%e7%b4%ab%e5%a4%96%e7%b7%9a%e5%82%b7%e7%9c%bc%ef%bc%81%e5%b0%8f%e5%bf%83%e9%81%87%e8%a6%8b%e9%bb%83%e6%96%91%e9%83%a8%e7%97%85%e8%ae%8a/ar-BBkR1sS?ocid=iehp